第160章
關燈
小
中
大
因為可能要來臨的高考,這些老教授們都開始給隊裏的年輕人惡補知識。
不過因為事情沒確定,所以也沒有和大家說,知識說在為八月份的測試做最後的沖刺。
蘇青玉雖然也抽了時間出來學習,不過她平時工作也確實挺忙。隊裏建設,生產問題倒是不需要她操心。水泥路還要一個星期就能修好了。飼料廠也在開始蓋瓦片了,也要完工了。地理的活有小隊長們看著,也沒啥問題。
她主要是要忙人才培養的問題。
考慮到過幾個月就要真正的參加高考了,她還得想辦法先把隊裏的崗位安排一下,比如學校裏的老師們,還有廠裏的年輕人們。都要安排相應的人接班。
要是到時候一部分人考上了,得馬上有人來接替。雖然她已經單位裏面搞了人才培養,但是主要是針對管理人員的,等管理人員理離職了,立馬有人來接替。對於基層人員這一塊還是有欠缺了。
蘇青玉就準備再多招一些儲備人才了,不止是這個大隊的,還要從別的大隊招人。
任何企業的發展,都不可能只依靠本地的人才,要吸引其他地方的人才來共同發展才行。長期只培養自己的隊裏的人才,還會讓自己隊裏人沒有緊迫感,形成一種依賴思想。這樣可不好。
針對人才培養計劃,她還直接給隊裏幹部們開了個會。
要把人才培養計劃納入蘇家屯生產大隊每月必須考核的工作。
蘇衛國他們看了計劃之後,道,“要從外面大隊招人?”
蘇青玉點頭,“不止招人,還要搞人才儲備,以後學校裏的進修班也可以開始接納外隊的人了。多容納人才。咱們不要分別的隊還是自己隊,只要能給隊裏發展,那就是我們的人才。這樣也能給學校也多一分收入。”
她看了眼大家,“咱們自己算算賬,一個工人工資才多少錢?咱這隊裏幹的好的普通工人,一個月能拿二十就不錯了。我寧願白拿二十養著我們隊裏人,也不要他們為了這二十塊錢的工錢,來拖累我們整個產業發展。當然,這只是個比方,如果咱隊裏人實在不爭氣,我也不會白養著,以後咱還要搞技術培訓班,讓他們學技術,再懶的人,學一門技術,總不至於餓死了。反正,咱不要一個拖累。”
她看著大夥兒道,“從外面引進人才,以後咱隊裏只會發展越來越好,這樣咱們隊裏沒啥能力的人好歹能沾光喝口湯,要是咱只看著自己隊裏人好,以後是啥結果,大家都知道。”
蘇家屯的幹部們都是親眼看著蘇家屯發展起來的,都太知道一粒老鼠屎的害處了,要不是青玉搞進修班培養人才,讓年輕人們提升了知識水平,長了見識,那些單位也不會發展的這麽快。
所以對於這個從外對招人才的想法,他們沒有像以前那樣排斥了
張主任道,“書記,咱不多說了,就從外面招人。咱不能從矮子裏挑高個,咱要從高個裏面挑更高的。”
其他人也舉手,“咱同意。不能因為都姓蘇,就給優待。之前給了這麽多機會了,夠可以了。”
蘇青玉笑著道,“大家都沒有意見的話,搞人員培養計劃的事情就決定了。另外開設一個進修班,不教數理化,就教會計,教榨油基礎知識,教飼料,教加米機器使用。還有拖拉機訓練。”
“沒意見。”
“沒意見。”
大家紛紛表態。
這事兒蘇青玉也是交給蘇衛國去和李芳共同制定的。她現在主要是制定計劃,工作都要分攤下去。
蘇衛國如今也是成長不少,嘴巴雖然還是不大能說,但是辦事能力倒是強了不少,做事一板一眼的。
會議結束,就立馬去找學校找李芳共同商量這事兒。李芳這個校長就主要負責安排教室,以及聯系老師,蘇衛國則負責聯系各個隊裏宣傳這事兒。
用了兩天時間制定詳細計劃之後,兩人就拿著制定好的人才培養計劃給蘇青玉審批,改了章子,就由通訊員將文件貼在了宣傳欄,以及其他大隊的宣傳欄了。
消息一出來,各個隊裏都熱鬧壞了。
其他隊裏年輕人一直最羨慕的就是蘇家屯了。
因為蘇家屯好啊,不說補貼蓋房子了,就說那個招工的事兒,大家都羨慕了。
聽說蘇家屯的年輕人每年都有機會參與招工呢,去年就招幾波工人了,而且他們還搞培訓。
好些人為了成為蘇家屯的人,都找了蘇家屯的對象。但是蘇家屯年輕人也就那麽多,有些實在太差勁的他們也不可能為了這個就犧牲幸福。
現在蘇家屯終於開放了條件,對外也招人了,大夥可不能不高興。都不用蘇家屯搞正面宣傳了,只要符合條件的,就趕緊掏錢或者背著糧食,去蘇家屯的學校報名,參加培訓班,成為蘇家屯的儲備人才。
響應的隊,李芳之前只準備搞三個班的,楞是搞了五個班。
這事兒還在蘇家屯內部引起了點小浪花。
因為對外隊開放進修班,以後也參與隊裏招聘了,這代表著隊裏年輕人競爭大了。
家家戶戶還是有沒能進廠子的年輕人呢,都擔心競爭壓力大了,以後機會少。特別是學校裏報名的人這麽多,當爹媽的壓力就大了。
好在家家戶戶的孩子們都上了進修班的,老師們也給他們講了個道理了。
讓外隊人來幹活,對他們只會好,不會壞。這要是人才加入了蘇家屯,單位只會越來越大,以後招聘崗位只會越來越多。這對他們是有好處的。就拿那些知青來說,沒有銷售部的那些知青在前面沖鋒陷陣,油廠也開不了這麽大,更別說給隊裏人補貼修房子了。所以啊,這是大好事。誰要是害怕,誰就是覺得自己爛泥扶不上墻。還沒比就認輸了。
所以有些不懂這事兒的社員在家裏念叨,就被家裏年輕人教育了一番了。
蘇衛國也在廣播裏面直白的說了,“各位社員同志們,大家也聽說了咱隊裏人才培養計劃的事情了。我知道肯定有社員心慌,但是我得說一句,學校都在自家門口,廠也在自家門口了,這樣還比不過外隊的人,你們都別姓蘇了,老祖宗們都丟不起這人!誰要是有意見,就來找我蘇衛國。”
有些社員就在自家門口和鄰居嘮叨了,“誰敢有意見?外隊的人來幹活咋了?人家城裏招工也有從農村招工呢,人家咋沒說只要城裏人呢?我和你們說,但凡有想法的,那就是連墻都糊不上的泥巴。沒啥用了,這種人要是去了廠裏,我才不同意呢。”
“我家娃子在學校都聽老師說了,這是讓外隊的人才來給我們建設蘇家屯的,人家有能力,建設的就好。以後咱才能跟著過好日子。”
“那可不,那些知青娃娃不都是從外隊來的,還有那些老知識分子,叫啥教授的,人家不都從外面來的,看看給咱幫了多大的忙啊。他們教咱們種莊稼,咱地裏莊稼今年長的就比去年好多了。明眼人都看的出來。”
“那可不,我看今年得豐收。”
說起豐收的事兒,大夥兒心情都好的不得了,樂開了花。
對於這些種了一輩子田地的人來說,廠裏招工那事兒只和年輕人有關,他們最主要的希望還是在田地裏,莊稼長得好,那就好。
現在隊裏給補貼蓋房子,還給修了路,家裏年輕人在廠裏幹活,地裏莊稼長的又好,還養了豬,他們還有啥想法?
沒了,再有那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。
蘇家屯忙著搞人才培養的時候,吳教授他們一行人也在京市和其他各地來的知識分子們會面了。
這些人都是從全國各地找來的,各個學科都有,特別是教育界的來了好多人。
吳教授他們還碰到了以前的老同學,私下裏就商量起來了,感覺是不是教育要改革了,要不然怎麽來了這些搞教育的同志。
來了首都之後,他們也沒參與正式工作,只是被安排在招待所裏面休息。等著開會。
和吳教授一起過來的孫教授就偷偷拉著邢教授吳教授商量,是不是得給蘇家屯打電話,或者送個信也成。
他們在蘇家屯待過的人可都知道,蘇家屯還在學習的年輕人是很多的,除了知青,當地的年輕人也都在堅持學習。
這樣一群人,還是希望能參與正式的教育的。
吳教授道,“光送信沒用,要是能弄點學習資料才好呢,之前咱們用的課本太分散了,要是真覆習,不好用。”
邢教授道,“現在咱們剛來,也不知道什麽情況,等開了會,能出去轉轉,就去書店找資料。”
七月底,蘇家屯的水泥路就正式修好了。除了水泥路,還有蘇家屯的新飼料廠。
水泥路灑了水,大家高高興興的將這條路給重新打掃幹凈了。
用社員們的話來說,這水泥路簡直就比自己家裏的地面還要幹凈。
走在這樣的路上,大夥兒心情都不由自主的好,真是感覺日子越來越好。
說來也奇怪,也就一條路而已,平時往公社去走的也不多,但是它是泥土路和水泥路的時候,這心情就差距很大。
走在上面都覺得有點幸福。
因為天太熱,蘇青玉也沒搞什麽大的儀式,只放了個鞭炮,將發展路的牌子重新做了一面,紮在路頭,還在上面綁了一條大紅花。
廠裏的貨車和隊裏的拖拉機也幫著一條大紅花,帶著隊裏的老人,孩子,還有年輕人代表,在這路上緩緩的通過。
蘇奶奶也是老年人代表之一,高興的在吆喝,“一點也不顛,特別舒服,這路可真是好。”
她旁邊的二奶奶道,“比咱家裏還平,咋走都不磕著,好啊,這路可真好!咱這一輩子第一次走這麽好的路。”
後面,還有人上了這水泥路跟著車子後面走,感受著這平坦的大道。
以後甭管下多大雨,都不會一腳泥了。
有社員們指著發展路的路標道,“咱這發展路可真發展了。這名字當初還真取對了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不過因為事情沒確定,所以也沒有和大家說,知識說在為八月份的測試做最後的沖刺。
蘇青玉雖然也抽了時間出來學習,不過她平時工作也確實挺忙。隊裏建設,生產問題倒是不需要她操心。水泥路還要一個星期就能修好了。飼料廠也在開始蓋瓦片了,也要完工了。地理的活有小隊長們看著,也沒啥問題。
她主要是要忙人才培養的問題。
考慮到過幾個月就要真正的參加高考了,她還得想辦法先把隊裏的崗位安排一下,比如學校裏的老師們,還有廠裏的年輕人們。都要安排相應的人接班。
要是到時候一部分人考上了,得馬上有人來接替。雖然她已經單位裏面搞了人才培養,但是主要是針對管理人員的,等管理人員理離職了,立馬有人來接替。對於基層人員這一塊還是有欠缺了。
蘇青玉就準備再多招一些儲備人才了,不止是這個大隊的,還要從別的大隊招人。
任何企業的發展,都不可能只依靠本地的人才,要吸引其他地方的人才來共同發展才行。長期只培養自己的隊裏的人才,還會讓自己隊裏人沒有緊迫感,形成一種依賴思想。這樣可不好。
針對人才培養計劃,她還直接給隊裏幹部們開了個會。
要把人才培養計劃納入蘇家屯生產大隊每月必須考核的工作。
蘇衛國他們看了計劃之後,道,“要從外面大隊招人?”
蘇青玉點頭,“不止招人,還要搞人才儲備,以後學校裏的進修班也可以開始接納外隊的人了。多容納人才。咱們不要分別的隊還是自己隊,只要能給隊裏發展,那就是我們的人才。這樣也能給學校也多一分收入。”
她看了眼大家,“咱們自己算算賬,一個工人工資才多少錢?咱這隊裏幹的好的普通工人,一個月能拿二十就不錯了。我寧願白拿二十養著我們隊裏人,也不要他們為了這二十塊錢的工錢,來拖累我們整個產業發展。當然,這只是個比方,如果咱隊裏人實在不爭氣,我也不會白養著,以後咱還要搞技術培訓班,讓他們學技術,再懶的人,學一門技術,總不至於餓死了。反正,咱不要一個拖累。”
她看著大夥兒道,“從外面引進人才,以後咱隊裏只會發展越來越好,這樣咱們隊裏沒啥能力的人好歹能沾光喝口湯,要是咱只看著自己隊裏人好,以後是啥結果,大家都知道。”
蘇家屯的幹部們都是親眼看著蘇家屯發展起來的,都太知道一粒老鼠屎的害處了,要不是青玉搞進修班培養人才,讓年輕人們提升了知識水平,長了見識,那些單位也不會發展的這麽快。
所以對於這個從外對招人才的想法,他們沒有像以前那樣排斥了
張主任道,“書記,咱不多說了,就從外面招人。咱不能從矮子裏挑高個,咱要從高個裏面挑更高的。”
其他人也舉手,“咱同意。不能因為都姓蘇,就給優待。之前給了這麽多機會了,夠可以了。”
蘇青玉笑著道,“大家都沒有意見的話,搞人員培養計劃的事情就決定了。另外開設一個進修班,不教數理化,就教會計,教榨油基礎知識,教飼料,教加米機器使用。還有拖拉機訓練。”
“沒意見。”
“沒意見。”
大家紛紛表態。
這事兒蘇青玉也是交給蘇衛國去和李芳共同制定的。她現在主要是制定計劃,工作都要分攤下去。
蘇衛國如今也是成長不少,嘴巴雖然還是不大能說,但是辦事能力倒是強了不少,做事一板一眼的。
會議結束,就立馬去找學校找李芳共同商量這事兒。李芳這個校長就主要負責安排教室,以及聯系老師,蘇衛國則負責聯系各個隊裏宣傳這事兒。
用了兩天時間制定詳細計劃之後,兩人就拿著制定好的人才培養計劃給蘇青玉審批,改了章子,就由通訊員將文件貼在了宣傳欄,以及其他大隊的宣傳欄了。
消息一出來,各個隊裏都熱鬧壞了。
其他隊裏年輕人一直最羨慕的就是蘇家屯了。
因為蘇家屯好啊,不說補貼蓋房子了,就說那個招工的事兒,大家都羨慕了。
聽說蘇家屯的年輕人每年都有機會參與招工呢,去年就招幾波工人了,而且他們還搞培訓。
好些人為了成為蘇家屯的人,都找了蘇家屯的對象。但是蘇家屯年輕人也就那麽多,有些實在太差勁的他們也不可能為了這個就犧牲幸福。
現在蘇家屯終於開放了條件,對外也招人了,大夥可不能不高興。都不用蘇家屯搞正面宣傳了,只要符合條件的,就趕緊掏錢或者背著糧食,去蘇家屯的學校報名,參加培訓班,成為蘇家屯的儲備人才。
響應的隊,李芳之前只準備搞三個班的,楞是搞了五個班。
這事兒還在蘇家屯內部引起了點小浪花。
因為對外隊開放進修班,以後也參與隊裏招聘了,這代表著隊裏年輕人競爭大了。
家家戶戶還是有沒能進廠子的年輕人呢,都擔心競爭壓力大了,以後機會少。特別是學校裏報名的人這麽多,當爹媽的壓力就大了。
好在家家戶戶的孩子們都上了進修班的,老師們也給他們講了個道理了。
讓外隊人來幹活,對他們只會好,不會壞。這要是人才加入了蘇家屯,單位只會越來越大,以後招聘崗位只會越來越多。這對他們是有好處的。就拿那些知青來說,沒有銷售部的那些知青在前面沖鋒陷陣,油廠也開不了這麽大,更別說給隊裏人補貼修房子了。所以啊,這是大好事。誰要是害怕,誰就是覺得自己爛泥扶不上墻。還沒比就認輸了。
所以有些不懂這事兒的社員在家裏念叨,就被家裏年輕人教育了一番了。
蘇衛國也在廣播裏面直白的說了,“各位社員同志們,大家也聽說了咱隊裏人才培養計劃的事情了。我知道肯定有社員心慌,但是我得說一句,學校都在自家門口,廠也在自家門口了,這樣還比不過外隊的人,你們都別姓蘇了,老祖宗們都丟不起這人!誰要是有意見,就來找我蘇衛國。”
有些社員就在自家門口和鄰居嘮叨了,“誰敢有意見?外隊的人來幹活咋了?人家城裏招工也有從農村招工呢,人家咋沒說只要城裏人呢?我和你們說,但凡有想法的,那就是連墻都糊不上的泥巴。沒啥用了,這種人要是去了廠裏,我才不同意呢。”
“我家娃子在學校都聽老師說了,這是讓外隊的人才來給我們建設蘇家屯的,人家有能力,建設的就好。以後咱才能跟著過好日子。”
“那可不,那些知青娃娃不都是從外隊來的,還有那些老知識分子,叫啥教授的,人家不都從外面來的,看看給咱幫了多大的忙啊。他們教咱們種莊稼,咱地裏莊稼今年長的就比去年好多了。明眼人都看的出來。”
“那可不,我看今年得豐收。”
說起豐收的事兒,大夥兒心情都好的不得了,樂開了花。
對於這些種了一輩子田地的人來說,廠裏招工那事兒只和年輕人有關,他們最主要的希望還是在田地裏,莊稼長得好,那就好。
現在隊裏給補貼蓋房子,還給修了路,家裏年輕人在廠裏幹活,地裏莊稼長的又好,還養了豬,他們還有啥想法?
沒了,再有那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。
蘇家屯忙著搞人才培養的時候,吳教授他們一行人也在京市和其他各地來的知識分子們會面了。
這些人都是從全國各地找來的,各個學科都有,特別是教育界的來了好多人。
吳教授他們還碰到了以前的老同學,私下裏就商量起來了,感覺是不是教育要改革了,要不然怎麽來了這些搞教育的同志。
來了首都之後,他們也沒參與正式工作,只是被安排在招待所裏面休息。等著開會。
和吳教授一起過來的孫教授就偷偷拉著邢教授吳教授商量,是不是得給蘇家屯打電話,或者送個信也成。
他們在蘇家屯待過的人可都知道,蘇家屯還在學習的年輕人是很多的,除了知青,當地的年輕人也都在堅持學習。
這樣一群人,還是希望能參與正式的教育的。
吳教授道,“光送信沒用,要是能弄點學習資料才好呢,之前咱們用的課本太分散了,要是真覆習,不好用。”
邢教授道,“現在咱們剛來,也不知道什麽情況,等開了會,能出去轉轉,就去書店找資料。”
七月底,蘇家屯的水泥路就正式修好了。除了水泥路,還有蘇家屯的新飼料廠。
水泥路灑了水,大家高高興興的將這條路給重新打掃幹凈了。
用社員們的話來說,這水泥路簡直就比自己家裏的地面還要幹凈。
走在這樣的路上,大夥兒心情都不由自主的好,真是感覺日子越來越好。
說來也奇怪,也就一條路而已,平時往公社去走的也不多,但是它是泥土路和水泥路的時候,這心情就差距很大。
走在上面都覺得有點幸福。
因為天太熱,蘇青玉也沒搞什麽大的儀式,只放了個鞭炮,將發展路的牌子重新做了一面,紮在路頭,還在上面綁了一條大紅花。
廠裏的貨車和隊裏的拖拉機也幫著一條大紅花,帶著隊裏的老人,孩子,還有年輕人代表,在這路上緩緩的通過。
蘇奶奶也是老年人代表之一,高興的在吆喝,“一點也不顛,特別舒服,這路可真是好。”
她旁邊的二奶奶道,“比咱家裏還平,咋走都不磕著,好啊,這路可真好!咱這一輩子第一次走這麽好的路。”
後面,還有人上了這水泥路跟著車子後面走,感受著這平坦的大道。
以後甭管下多大雨,都不會一腳泥了。
有社員們指著發展路的路標道,“咱這發展路可真發展了。這名字當初還真取對了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